遠紅外線的特性
遠紅外線是屬於光線範圍內的一種電磁波,雖然它是不可見光,但是身體的肌膚卻可以感受到它的溫熱效應。除了可見光所具有的直射、折射、反射的特性以外,還具備了以下三項物理特性︰
1. 放射性: 遠紅外線它與光線一樣具有相同的穿透特性,不需要借助空氣或任何媒介就可將熱源直接傳導給物體,它和太陽光穿越宇宙真空區域到達地球的原理一樣,它能夠在一定的距離內而不必緊貼肌膚就能釋放能量,這就是遠紅外線的放射性。
2. 滲透性:遠紅外線在滲透力上與其它可見光不同,遠紅外線具有獨特的滲透力,其光波能量可作用到人體皮下組織1毫米處的深度,再透過介質傳導和血液循環,使溫熱效應的能量傳達到深層組織及器官中,據檢測估計可以滲透至皮膚底下約4至10公分處,這就是遠紅外線的滲透性。
3. 吸收性:(共振力) 據基爾霍夫輻射定律,任何良好的放射體,必也是良好的吸收體。在同溫度下,放射體越大其吸收率越強,任何含遠紅外線的物質,既可放射遠紅外線,也可吸收遠紅外線。而人體是有機體,也是遠紅外線的放射體,時時都在發射遠紅外線光波,當遇到波長不一樣的外來光波時,就會彼此抵消,而越變越小。如遇到的是相同波長的外來光波,就會變成越來越大的波,此現象稱為共振作用。